以下來自PTT小說版raiderho
蔡志浩
Gospel(gospel.bbs@fhl.EE.NCTU.edu.tw)的《從「恐龍」一文看後現代文學》系列文章,談到許多寫作技術,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
我既非文學家亦非專業作家,想講些感想,實在有不知從何講起之感。
就談「後設」吧。
一方面因為我不確定我完全了解,另一方面光是「後設」一詞就夠令人頭大了,所以我不用 gospel 原文中的「文本」或「後現代」等詞彙,而儘量用大家都懂的詞彙,來表達我個人所理解的「後設小說」。
請注意,是談「個人所理解的後設小說」,而不是「後設小說」。我並沒有能力做這樣宏觀的論述,只能談我知道的。
是的,正如 gospel 所說,讀者、作者與故事的對話是後設小說的特性。但,個人以為這不是後設小說的決定性特質。
先說什麼是「後設」。「後設」其實是個翻譯得很不好的詞,原是從英文的詞首 meta- 翻譯過來的。這個詞的意思,簡言之,可說是「高一個層次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生命」是一個層次的觀念,但是思索生命的意義與生命之間的關係(例如宗教),就是一種後設。又如,我們會查覺到自己的記憶力好或不好,或是在準備考試時運用各種學習策略幫助學習與記憶,這種「認知到自己的認知」、「控制自己的認知」,也是一種後設。
所以,「後設」其實是個很簡單的觀念:從兩個(或以上)的層次來看同一件事,而不是特屬於文學的專有詞彙。
把這個「層次」的觀念搬到小說來。什麼是「後設小說」?一言以蔽之,故事裡有故事。以史萊姆的《如果在冬夜,一隻恐龍》來說,很粗淺的分析,有兩個層次:內層的故事是「作家與某位女網友的會面」的故事,而外層的故事則是「作家寫這次會面」的故事。事實上,作者還加了一層「到底誰是作家」的故事。(raider註一)
附帶一提,你如果看到某些談後設小說的書上說,後設小說要有兩個或以上的「時空」,那「時空」約略相當於我所說的「層次」。因為故事是發生在時空中之,不同的層次就是不同的時空。
因為作家刻意在不同層次間穿梭,讀者、作者與故事的對話與遊戲於焉展開。也因為在不同層次間往返,小說本身(即 gospel 所說的「文本」)與時空,都必然是斷裂的。
但,想強調的一點是,光是「文本的斷裂、拼湊與重整」或「時間的的斷裂、拼湊與重整」是寫不出好的後設小說的。這兩者是作家在設定整篇小說的層次(時空)時就必然可以預期的產物。也就是說,它們是後設小說的「結果」或「現象」,而不是「原因」或「產生過程」。
以上是個人對「後設小說」的一點理解。
我同意 gospel 所說「電影與小說文學具有某種程度的共通性」。剛好日前看了部電影,也可以當作後設小說的例子。把上週寫的影評(其實只是篇簡介,原發表於 tw.bbs.rec.movie)貼過來,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部電影應該很快就會到台灣去了。 (raider註二)
raider註一:
這個作品是中篇小說,可由google找到。我當初則是在貓咪樂園 (miou.twbbs.org)StoryLong板精華區看的,作者是slime123.這部致敬卡爾維諾的名作《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竊以為書名的斷句便暗示meta-結構。
raider註二:
所指電影的是The Truman Show. 不再引用了。
政大貓空作者 shakespear (天才柳澤很好看喔!)
後設 (meta-) 一詞原義為「往後再推一層」,而後設小說 (metafiction)就是將所有小說創作技巧放置在前,小說作者與讀者一同退居在後,共同審視小說創作的技巧與盲點,這也就是所謂的 "laying bare the techniques"。
後設小說興起,在於批判並修正十八世紀以來直到二十世紀前所建立的小說技巧與概念謬誤。傳統小說家認為作者可以如鏡像般完整反射 (reflect)事實;但後設小說家卻指出,小說呈現的世界往往是現實世界的折射 (refraction),一種扭曲的鏡像,並非真實。由於作品呈現的世界只是片面扭曲的,後設小說開始懷疑文字的透明度,並顛覆作者在文本中的絕對權威。
後設小說與意識流小說同屬二十世紀小說概念重要突破。後設小說所顛覆與質疑是傳統小說技巧中的盲點,這正好與後現代主義中反權威、破碎、不連續、不定、多元等概念多所重疊。因此後設小說手法也被後現代延用、發展,並為後現代概念中「表現」(representation) 困境作了相當好的註腳。
閱讀後設文本時,讀者需要時時參與其中。例如黑澤明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竹藪中》的電影《羅生門》,電影中受審者各說各話,就是典型的後設言說,觀眾必須時時僅慎,步步懷疑。而英國小說家 John Fowels 的後設小說A Maggot與《竹藪中》 亦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各說各話中顯現真相的不確定。
後設就是對作品權威的批叛與挑戰。作者是否可以完全信賴?他們是否遠誠實?是否有能力反映現實;抑或有意無意地扭曲了事實?在後設小說觀念中,讀者不可以全然信賴作者,讀者的參與與判斷益形重要。
的確,後設小說的確是顛覆「傳統」的創作形式,然而當前所謂後設小說所顛覆的「傳統」,正是十八世紀小說興起後繼之而興的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傳統。也因為如此,Patricia Waugh 才在 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 一書中將後設小說視為「傳統」小說的一種戲擬(parody)。至於「後設小說」本身,也漸漸成為小說傳統中的一環,散見於目前各種小說中,成為常態,而非特例,並且逐漸被諸如超文本小說等文體所發揚與承繼。日後也許會有更多顛覆、另類的文本出現,但並不一定稱為後設了。因為後設已成為專指顛覆、戲擬與反省小說技巧中「再現」(re-presentaion)或「表現」(representation)手法的「階段性手段」囉~
raider小結:
人文的詞彙向來有各種詮釋,若僅以讀者的身份探究,不妨以「合意」替代「學院傳統」的解釋。我個人便很認同上頭第一位作者蔡志浩的說法,很經濟(不必栽入思想洪流中尋找標的)又很親和。以這樣的觀點,後設無所不在,諸如科奇幻或推理(質疑文本)也都很有meta-的意趣,許多不以meta-為名的小說也找得到meta-的結構,私意便視惡童三部曲(分成《惡童日記》、《二人證據》、《第三謊言》)為最好的meta-fiction.當然,一般交流為減少誤解,我多提公認的名作,如《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畢竟傳統上視為meta-的小說,對文本的meta-是相當有意識的,不僅作者自覺meta-結構,還得讓讀者閱讀過程中便認出這是一本「關於小說」的小說,「詮釋文本」的文本,而不僅僅是結構上有meta(後、超)的層次。meta-fiction本身的判準和好小說的判準是獨立的。許多實驗性質的meta-fiction就不是好看的小說,包括國內最常提的那篇測量水溝:p為了meta而meta,與為了表達自己所感所想而採取meta結構,後者當然比較可能成為好的小說。此處重提蔡志浩先生的話結束本文:
……光是「文本的斷裂、拼湊與重整」或「時間的的斷裂、拼湊與重整」是寫不出好的後設小說的。這兩者是作家在設定整篇小說的層次(時空)時就必然可以預期的產物。也就是說,它們是後設小說的「結果」或「現象」,而不是「原因」或「產生過程」。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