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舊書店素描之三——無名書店
傅月庵 (2002-09-23 01:56::8)
舊書店老闆有兩種,一種是很懂書的,一種是不太懂書的;前者少,後者多。不太懂書的又有兩種,一種是售價五折的,一種是五折之外的;前者多,後者少。無名書店屬於後者。它沒有店名,沒有店招,只有一個白色壓克力帶滾輪招牌,上面用紅漆寫著「低價書」三個大字,以及「平均約3.3折」的一行小字。每天下午兩點之後,老闆把它咕嚧咕嚧推到巷口擺著,路過羅斯福路台灣大學對面湯圓店、吉野家速食店旁的人,都可見到。
無名書店是台北市少有獨棟獨戶的舊書店,店門口有塊空地,還有棵茂密蔽天的大榕樹,夏天時綠蔭滿地,清風徐徐,理論上景致不差,可惜大樹旁的防火浴缸跟破餿水桶壞了風水,地上許多污漬,因此永遠清除不完,斑斑難數。但無論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公館商圈,有此三四坪的空地,還是奇蹟,可稱福地。因為是福地,所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人民保姆紛出巡邏時,無路可躲的流動攤販們,很有默契地都會湧入此港避風。下班時間順路閒逛,十有七次,那位忠厚的少年老闆很可能正拿著一個便當邊吃邊跟「難民」聊天。
少年老闆接掌此店不久,大約僅是兩年多以前的事吧。更早的時候,是老闆的父親在經營:「門雖設而常關」、「書雖有而凌亂」,一疊又一疊的新舊中西文書籍堆得滿地都是,從來不整理。店內還有個小房間,更是連疊都不疊,大小書籍隨意拋棄齊腰高,每次看到總會心動忖思:底下應當有寶!但無論如何,也只敢窺望而不敢進去一遊,原因是害怕如同電影雨林沼澤流沙陣一樣,一個不小心,身陷其中,無力脫困,竟將慢慢滅頂……。
老老闆其實不老,看似50歲出頭,是條精壯漢子,皮膚黝黑,一口白牙,終年背心短褲,經寒耐暑,非常性格。他賣書從不囉唆,隨心情好壞,最貴也就是五折,更多時候,四折三折都敢賣,尤其「漢聲精選繪本」這類書籍,還有低得不像話的「洩憤價」,因為他最痛恨不能分售的兒童套書!有一回跟他閒聊起來,才曉得以往他是專賣進口畫冊,攝影、建築、戲劇、旅遊、美術……無所不至,在台北圈內也算是小有名氣的人物,不輸「棠雍」、「雅典」等大角色。誰知後來一場水災,把存書淹去大半,心灰意冷之下,才賣起舊書來的,這也就是店內為何那麼多精裝畫冊的由來。
無名書店地段雖好,老老闆的性格經營,雖然有趣,卻註定人氣蕭索命運:這世界上,甘心在霉味四溢、灰塵四起的仄屋裡揮汗如雨翻弄舊書拼湊上下冊者,畢竟不多。這種「賣與識者」的「看天田」景象,一直到了兩年多前,少年老闆退伍,才總算有了改變。
少年老闆,原來是職業軍人,據說幹到連長退伍。據說是據他說,可我向來懷疑,原因是太忠厚老實了,怎麼看都不像是幹連長的料,除非他有一個夠悍、夠精明的輔導長。這是題外話了。總之,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偶然再到店裡時,書是人非事事不同。精壯漢子換成斯文後生,讓人擔心的「流沙房」,清出四面書架,整個店面雖然稱不上整齊清潔,本本歸定位,但也總算有模有樣,空氣流通,光線不錯了。第一次跟少年老闆買書,是一本1943年上海開明版的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老闆,這本多少?」我心想這書只怕不便宜。「喔,這是古董書,按厚度跟大小賣的,50元,這樣可以嗎?」清晰的聲音透著一絲靦腆,我則當場傻眼,這種估價方式,這種徵詢態度,逛了20幾年舊書店,難道我終於逛到「君子國」了嗎?後來我才發現,新人新氣象,如今書價一律三折,舊版書跟洋文書架上則貼有「價錢依厚度及大小計算」的紙條,果然虎父無犬子,還是很有趣!
少年老闆的有趣,除了每一筆生意,他都會翻到版權頁向顧客絮叨說明:「我們這裡是按定價的三折計算,這本定價是多少多少,所以是賣多少多少。這樣可以嗎?」不管生熟,買一次,說一次,絕不偷懶(我經常擔心,假如有人回答:不,不可以!那他該怎麼辦?)。同時為了怕人找不到老闆,他還在左胸口別了個識別證,上面寫著「低價書」,所以不寫「老闆」,我相信,八成是害羞的緣故!
老實說,無名書店的存書不多,歸類得也不算好,糟糟亂亂的,我卻很愛去逛,一來是兩位老闆都有趣,無論碰到誰,聊上幾句,頓覺人間存古意,值得活下去。二來因為書價實在太便宜,來逛的人隨手都會帶個一、二本,許多書,根本還在騎樓整理,就被買光了。有一回,花了80元買到一本香港聖經公會1960年版的台語羅馬拼音《聖經》,簡直難以置信。「這是一位天主教神父的書」少年老闆微笑地說,牙齒也很白。「那批書呢?還有嗎?」我心存僥倖地問。「喔,昨天進來很多,不過一下子就賣光了。」--這種「出土文物」,不賣光才怪!從此以後,為了萬一,下班前我總要去巡視一番,才肯回家。
人生貴自適,買書未必為了書,讀書也未必為了知。王國維愛鑽牛角尖,「但解購書哪計讀,且消今日敢論旬」,這是內視生命惘惘難明,遣得一日算一日,其中自有深意;陶淵明豁達自放,「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張開視野,把書當成了指月的那根指頭,得意忘形了。前賢典型歷歷在眼,買書賣書,藏書散書,論到底,也不過就是浮生夢塵之一耳,新舊良窳無論,千卷買進終復去,或許,來去之間的「那一點意思」才是更值得掛念寶貴的吧!(020921)
無名書店
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2巷1號1樓
無電話
- Oct 06 Thu 2005 06:14
無名書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