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all here by choice.

這世界不是公平的,正所謂如此,那不允許發生在我們之間,也因此你們得以在此和我用餐。

簡單的一句話就將人人平等的概念賦予原罪,更灌輸了階級對立的概念。

掌握著權力的Vidal為了保有權力,更展露不惜一切的暴戾之色,從不分所以的敲爛獵兔老人兒子的臉,像捏死螞蟻般隨意的方式將兩人槍斃,並在發現自己錯殺無辜時,那不以為意的無所謂將冷血殘忍的人性黑暗面推上了頂端,類似的場景在另外一部經典片"辛德勒的名單"中可見,同樣是擁抱法西斯主義的納粹軍官,違背真相的槍殺建築設計師,只為了維護自己本身的權威感,法西斯主義似乎是電影元素中不可或缺的黑暗象徵。

其實Vidal這位片中最巨大的怪物,硬挺軍服下的面目是種光榮的模糊面,拿著破掉的懷錶,意味著必須肩負父親的光榮傳統,一種身為軍人的榮譽感,即使那已經扭曲了榮譽的真正意義,也因為變形,呈現出更極端的人性中不擇手段的一面。

相反的,身處軍官陣營中也是有光明的埋伏。

醫生和Mercedes就扮演著惡勢力中尚未被抹滅的良善,但更多的是對惡勢力低頭下無奈的一方,在在象徵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之所以妥協於自己其實十分厭惡的事物,卻不得不的苦衷。不過即使是百般無奈,最後他們仍有選擇的勇氣,叛離現實的勇氣。

回到Ofelia身上,相信童話故事的她從來就是現實世界不願放棄的淨土。透過小精靈的指引遇上了Fauno,多少象徵了我們必須透過相信某種也許其他人認為不可能的事物(如小精靈),才能為自己找到另外一種可能。而Fauno賦予的三個任務:

第一個任務Ofelia脫下新衣服進了樹洞拿了鑰匙,或許只是為了抵抗上尉的一種抗拒心,故意的讓衣服弄髒,好不參加聚餐,但影片呈現的手法卻是Ofelia在樹洞中遇到蟾蜍取鑰匙,有如童話故事般的情節來解釋全身弄髒,對照著現實世界中那把倉庫鑰匙,卻不像童話故事描述般的鑰匙代表著希望的成功之鑰,反而在真實世界鑰匙是一個心機醜陋的代表,一個悲劇的開始。

第二個任務是要用鑰匙開鎖去拿一把金刀,在Ofelia與母親分開後,獨自在一個房間內時發生,影片中呈現了灰暗殘破的視覺,呈現真實世界中Ofelia內心的苦悶,這時只要一支粉筆,在牆上畫一道門,就可以讓小女孩走進自己無限的想像世界,儘管那個世界有著會吃嬰兒的恐怖怪物,但仍舊是個童話世界,世界是明亮的,有著滿桌的美食,也對照著Ofelia只要進入自己的童話世界,內心的色彩就跟著鮮豔起來。

而童話世界中,用鑰匙開了鎖就得到寶物,但是真實世界的鎖竟然是因為打開了,卻發生了死傷慘重的悲劇,並且也是讓Vidal發現內線是誰的重要線索。

而代表著寶物的刀,也就是現實世界Mercedes的那把刀,不但是救她一命的刀,也是如童話世界敘述的用一把寶刀殺死怪物一般的刺向Vidal,但事故事卻並沒有因此Happy Ending,殘酷的悲劇仍然繼續的上演著。

在取得寶刀時,Ofelia禁不住食物的誘惑偷吃了兩粒葡萄,大大違背了Fauno的告誡。但這也就是人性的展現,貪婪以及自我意識的揮之不去,並進而犧牲兩個小精靈被吞噬,在在象徵著當時納粹德國和他國帝國主義作祟,和資本主義的貪婪擴大,因此覬覦西班牙這塊純淨之地,犧牲的小精靈也象徵著西班牙人民。

中間穿插了一段,Ofelia因為希望母親病好,把蔓陀羅根放在床下,卻被Vidal發現,在這段母親對Ofelia說,真實世界就是真實世界,不會有童話世界的奇蹟,只是真的不相信奇蹟嗎,也很少人會不相信,我們不都會相信奇蹟,但同時卻又同意童話世界是騙人的,這裡電影也沒給答案,因為巧合的是燒掉蔓陀羅根之後母親就走了。

最後一個任務,在童話世界中寶刀,應該是要派上用場了,但Fauno卻要用金刀傷害同母異父的弟弟,試圖以純真的鮮血打開通往美好的地底國度之門,此刻到了童話故事尾聲,也與現實世界雙線結合之處,最後Ofelia沒有傷害任何人,她選擇了自己相信的,而不是別人告訴她應該相信的,雖然最後犧牲了生命,但她走像現實世界的另外一個面向,我們一般人常忽略且背棄的純真和善良。

因為現實世界的Vidal,並沒有聽到Ofelia跟Fauno的對話,不知道Ofelia選擇保護弟弟,反而開槍殺了她,此刻現實是殘酷的,並不是有一個純真的心,就可以在真實世界永遠幸福美滿。

Ofelia的手流出的血滴入通往王國的大門。此時童話故事繼續,Ofelia因為這樣的淬鍊回到了地底王國,那裏有已經過世的父親,母親,和漂亮明亮的房子,為自己的童話故事畫下句點。

如同大多數電影詮釋的那樣,犧牲才是最大的禮讚,但這裡最大的禮讚不是因為Ofelia的犧牲,也許那對於她來說不是所謂勉強自己而謂的犧牲,那是隨著自己的自由意志而發光的選擇。

或許這一切都是Ofelia自己因為壓力過大造成的想像,也或許真有其事。到底幻想是否存在?Fauno是否存在?如同結尾的那朵花,象徵著希望常常存在於不起眼的角落,有人會說幻想是不實際的,但只要你選擇相信自己相信的。

或許我們相信它存在時,它就真的存在。

這部電影讓人想起同是歐洲電影的"美麗人生",皆有著同悲哀與歡樂,在戰爭的背景下,黑暗中仍然能夠找到人性的光明面,在苦悶中還是有能夠讓內心光明的人事物。

真實世界不是童話世界,但心裡可以發現童話世界。



片名是故意要和村上春樹搭上邊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llyw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